白血病让患者千疮百孔

点击右上角立即关注,更多健康内容不再错过,不定期惊喜送给你

白血病化疗后常常有白细胞减低,抵抗力下降,一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特别是把好“两头”:一头是口腔,牙齿早晚要刷,饭后必定漱口;一头是外阴 ,尤其是肛门,便后必需清洗,睡前还要坐浴。

人们都知道,是药三分毒,更何况化疗的药物基本上都属细胞杀伤性。在了解它的疗效同时,患者和家属更要知道相关的毒副作用。

化疗药物主要的毒性有哪些呢?

抑制骨髓:表现为全血减少,病人因白细胞缺乏而表现免疫力低下,很容易合并各种感染,这些感染在细胞最低时 ,也最难控制。血小板减少可能引起重要脏器出血,脑出血可能危及生命。而牙龈出血就是一个重要信号。严重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,都需依靠成分输血支持,帮助病人度过这一治疗中的低谷。骨髓抑制期一般在化疗结束后,持续1-2周,具体时间因化疗剂量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。

心脏毒性:有些化疗药物(如柔红霉素等)有较强的心脏毒性,主要为心动过速、心脏扩大、心律失常、急性心衰等。

胃肠道反应:常有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口腔溃疡、便秘等,一般发生于化疗过程中,停药后即可逐渐恢复。

神经毒性:有些药物(如长春新碱等)可引起末稍神经炎,表现为指(趾)麻木,停药后可部分恢复。

肝脏毒性:药物大多从肝脏代谢,一些病人会有药物性肝损害,表现为肝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,发生于用药中、用药后,医生会在化疗中加用保肝药物 。

泌尿系损害:化疗药物大量杀伤细胞后,其破坏的产物经肾脏排出。另外,有些药物代谢后,随尿液排出,可能损伤膀胱壁,引起出血性膀胱炎(如大剂量应用环磷酰胺等),表现为血尿,尿急、尿频、尿痛,严重的有少尿等。故化疗时需尽量多饮水,多排尿。

粘膜损害:主要是口腔粘膜出现溃疡,因为疼痛而影响进食。一些特殊的药物,如甲氨喋呤,更易可引起粘膜溃疡,发生于化疗过程中或停化疗7天左右,需遵医嘱按时应用解救药物。饮食避辛辣。

其它:脱发、色素沉着、皮疹、化疗药物渗漏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及静脉炎。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“健康工具大全”(微信号:medrobot)